百米井下,机器轰鸣,顺着滚滚煤流的方向望去,一位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小伙子正穿梭在皮带运输巷中……今年35岁的张学耀,是鲁西矿业梁家煤矿综掘二区的一名机电班长。2009年参加工作至今,从最初的一名掘进工,逐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机电大班长。十余年来,张学耀坚守在煤矿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追光而上,用一米米的进尺收获着成长与自信,用青春模样描绘着奋进轨迹。
从“无从下手”到“行家里手”
20岁这一年,张学耀毕业分配到梁家煤矿,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掘进工人,因为学的是机电工程专业,再加上工作扎实肯干,几年后,张学耀从掘进工变成了一名维修工。“虽然在学校学了不少基础知识,但维修经验不足,上岗后连基本的故障判断、处理都比较吃力。”角色转换,给张学耀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
记得有一次,井下刮板输送机的开关突发故障,百般努力始终解决不了。无奈下,张学耀拨通了工区班长季师傅的电话,半个小时就赶到现场并很快解决了故障问题。“我当时特别惭愧,身为维修工却解决不了设备故障问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学耀至今依然感到愧疚。这件事让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当工人,就要脚踏实地;学技术,就要把技术学精。”张学耀说。“从那一次开始,我就把我人生的目标,锁定在掘进一线现场,就想让这些庞然大物‘服服帖帖’,操控起来游刃有余。”
为尽早尽快熟悉掌握现场,张学耀虚心请教,从头开始、奋起直追,通过努力学习,不断磨练自己,克服经验不足带来的“本领恐慌”。张学耀找来紧缺的专业书籍,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他带上小本子天天泡在井下,对照设备看、对照图纸查,拆机箱、查主板,一蹲就是一整天。一有时间,他就翻看说明书、查阅资料,围着现场查设备、打转转,成了他“最浪漫的事”。正是靠着这股痴迷劲儿,几年时间,张学耀很快便掌握了井下开关、掘进机电控、液压系统维护、采掘供电规划设计,以及井下掘进巷道机电设备维修、维护、保养等操作技术。
“掘进机作业,正常运转时,发出的声音是那种很平稳的液压转动的声音,但是,有时声音会发闷,有时油泵吱吱响,有时运行起来感觉软绵绵的,这些都是有故障的表现……”多年的实践经验,让张学耀在设备故障诊断和快速排除等方面掌握了独家“诀窍”。
一字一句“抠”出中文说明
“原来皮带供电都是磁力启动器控制,现在使用的是变频调速系统;原来的皮带运行使用人工操作,现在使用皮带集控系统,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谈起近年来矿山智能化建设,张学耀感触最深的就是新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操作界面也越来越智能。
2023年,梁家煤矿在煤四二采皮带机头进行系统改造,首次安装永磁电滚筒带式输送机。“相比较之前的驱动滚筒,永磁电滚筒带式输送机的体积要大三倍,改向、张紧等装置也有很大不同……”张学耀说。面对这样一个钢铁般的“庞然大物,他和工友们拿出“绣花”般的劲头,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现场,对照图纸一点点组装,实在看不明白就上网搜视频教程,下载下来一点点对着看。“眼瞅就要安完了,结果发现变频器参数设置都是英文的,当时,真可以用绝望来形容,咋办?只能硬着头皮上啊。”愣是憋着一股“头拱地、往前冲”的劲头儿,张学耀带领班组员工一个词一个词的查字典,再把每个词的意思连起来理解整句的意思,一字一句地“抠”出了中文说明。最终,提前一天完成了首台永磁电滚筒皮带机的安装任务,打了一个漂亮的安装攻坚战,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俗话说:“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这句话十分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机电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作为机电班长,张学耀以维护煤矿设备稳定运行为己任,用心当好机电设备的“守护人”。2023年,随着单轨吊运输系统取代传统的地轨运输系统,部分单轨吊司机因为操作不熟练,有时会出现单轨吊撞道岔的现象。为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张学耀借鉴行车吊运的启发,在单轨吊机头加装了防撞装置,通过行程开关触发动作和道岔的位置,实现单轨吊自动停止功能,杜绝了单轨吊撞道岔的现象,为井下
一人强不是强,团队强才真强
“一人强,不是强,团队强,才真强。”这是张学耀经常说的话。近年来,随着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和更新换代,矿井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提高大家的业务技能,耕好育人“责任田”。于是,张学耀积极发挥工区机电工作室的优势,把各类废旧设备、开关等,进行打磨、翻新,直接“平移”到地面,将照明信号综保、磁力启动器等设备模拟井下现场使用状态“照搬”到地面,打开盖,拿着图,对照实物看,出现什么故障,到哪里去找症结……得益于这些务实有效的举措,机电维修的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从20岁到35岁,是最好的青春年华,因为热爱和坚持,张学耀把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矿山。“今年,我又向自己的目标跨近了一步,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这是我人生的重要里程碑。”阳春三月,踏着春天的节拍,张学耀参加了鲁西矿业举办的第一期党员轮训培训班,至此,张学耀又有了一个新身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